1.中国的景点门票定价合理吗?是如何定价的?

2.九寨沟门票涨价前后的影响有哪些

3.近期,景区门票涨价对于散客旅游的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4.旅游期间,风景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降价或升价

景区门票上涨的看法_景区门票涨价问题分析

个人觉得不合理,但没办法!现阶段,国内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的主要原则基本可总结为两点:一是以票价为控制线,限定游客的数量,使其达到旅游景区的临界值,以保护旅游景区的环境,促进旅游景区的后续发展;二是抬高票价以弥补不断上升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以及人员的工资待遇,更重要的是为了直接创造旅游收入。下面将通过国内旅游景区门票定价和国外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来进行对析,找出我国旅游景区发展过程。

基于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制定确实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我们要从“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视角去研判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虽然高定价可以短时间增加旅游景区的经济收入,但是从长远来看,高定价战略不仅无法促进旅游产业经济良好运行,反而会带来一些弊端。

(一)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从国内各大景区门票上涨价格的举措来看,是由于缺乏相关行业政策支持和市场失灵的原因造成的。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混乱和无秩序的特点[4],导致和市场无法对旅游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在国内,作为带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景区门票价格的设立,其目的主要是借助门票价格来填补景区的各项费用,但问题的关键是三年间隔调整门票的规定并不完全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导致了全国各地景区相互涨价的恶性竞争。在缺乏国家对各旅游景区资金和物质支持的情况下,我国的这些准公共产品的景区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就只能依赖门票收入。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诱导作用,如景区人工等费用、景区自身建设等,这也解释了景区门票价格过高的一些内在原因。因此,通过限制旅游景区随意上涨门票,有效规范市场的发展是遏制景区门票的有效手段。同时,在推动旅游行业发展政策支持方面,会对景区在门票价格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收益高回报导致挤出效应

由于景区属于准公共产品,本身有开发和利用的实际价值。因此,从景区自身经济效益着眼,高票价可以直接、快速地增加景区收入,这样以填补景区的各项支出费用和促进景区的后续良好运行。从发展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来讲,景区的发展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旅游消费市场的主导者,景区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包括“吃、住、游、购、娱”五个项目,无论哪一个环节,都会协同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价值。从收益的高回报来讲,旅游景区的高票价首先会直接从旅游者的支出预算中挤出“吃、住、游、购、娱”这几个方面。高票价会对旅游者产生更多的吸引力,因为在旅游者看来,高票价带来更高的产出和价值,从而导致消费者在选择上产生的挤出效应,造成旅游景区冷热并存的结果。经过这样的循环发展,旅游景区的发展只能依靠门票价格拉动,而不会带动真正的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中国的景点门票定价合理吗?是如何定价的?

旅游景点门票涨价并不是上策,如果涨得太离谱,还会遭到旅行社以及游客的抵制。“唯涨价”也并不能换来效益。一些游客反映,如果涨价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就会选择其他的景区,这样一来,游人减少,涨价的目的就会大打折扣。提高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看上去是即时取得收益的途径。但从整体与长远来看,无疑是杀鸡取蛋、竭泽而渔的掠夺性、毁灭性的开发思路,是图急功近利管理取向的突出表现。

面对此番景区门票价格竞相跟风上涨的热潮,究其原因大多数景区还在走“门票经济”的老路。目前,这种单纯依靠卖门票来筹措保护资金和发展旅游的方式,已无法承载景区发展的重任。景区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跨越门票经济的低级发展模式,在如何加大旅客停留时间,拉长旅游产业链上多做文章。我们不妨看看杭州西湖景区的经验,舍小门票换来大收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名扬中外,景致令人陶醉,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叹羡。自2002年西湖实行免费开放,年减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旅游创汇年均增16.8%。西湖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带动西湖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

风景区旅游总收入的提高,绝不仅仅是事关当地经济发展问题,更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多考虑如何让广大民众以较低的出游成本享受到高质量的景区服务,恐怕比单纯计算旅游收入重要得多。因此,风景名胜区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应该积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公益职能。从长远来看,景区不但不应该涨价,相反应降低门票价格,让利于民,还景于民,把景区变成吸引游客的根源,通过差异化的细微服务赢得市场份额,景区经营的前景才会更长远。

九寨沟门票涨价前后的影响有哪些

国内大部分景区的票价偏高。票价的决定权在地方手里,为提高票价找到的理由多是限制客流量,但很显然,高票价根本挡不住络绎不绝前去瞻仰景观的人群。世界旅游组织对国际旅游者消费结构的分析表明,门票支出仅占人们旅游消费总支出的7%左右。然而参考中国旅游研究院的调查,国内游客在门票上的开支在旅游消费中所占比例高达21.92%,排在交通、购物、餐饮、住宿和文化开支的前面。没错,在门票票价上,国内游完胜出境游。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数据,在所有5A级景区中,有近一半的景区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有近10%票价在200元以上,仅有12家5A景区免费对公众开放。早在2005年就有学者做过统计,发现中国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门票价格相当于人均GDP的1%,而美国为0.05% ,加拿大为0.02%,韩国为0.01%,日本的占比更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算下来中国相对门票水平至少是国外的20倍。美国奥林匹克国家公园,花25美元就可驾车在园内玩7天,徒步仅需10美元 / 视觉中国。而单从收入上看,估计大部分人掏钱买一张5A景区门票时都还得掂量一下荷包重量:2016 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为2801元,农村1030元。而张家界、故宫等5A景区门票价格,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2.14%到9.21%,农村的5.82%到25.04%,对于高票价和持续的涨价,不少景区显得十分理直气壮。最常见的理由便是“我们要控制人流量”。为了保护景区和环境,限制游客人数理所应当。但随着景区涨价一同增长的旅游人数,让这一借口显得有些站不住脚——2015年和2016年国庆期,全国共接待的游客数分别为5.26亿和5.93亿。而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旅游集团共同发布的研究报告,这个国庆中秋长国内旅游市场预计接待人数更是达到7.1亿人次,同比增长10%。

近期,景区门票涨价对于散客旅游的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7月1日开始,九寨沟这个2002年3月后中国最贵的景区,再次提高了门票价格———220元的门票再加上90元的观光车费,310元的总价使其稳坐中国景区的“首贵”。记者从一家旅行社了解到,从6月26日至今,九寨沟游的报名情况相当旺,该旅行社平均每天有200多名游客报名,目前涨价对游客数量没有太大影响。

依托九寨沟垄断性的优势,游客似乎只能向九寨沟的山水低头,九寨沟也似乎初步平安渡过了“涨价关”,但这一轮以世遗景点领军的中国景区涨价风却并没有结束,涨价引发了中国景区定价权问题的讨论,揭开了投资商、原住民和之间的种种利益问题,这些都是在今后景区的发展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旅游期间,风景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降价或升价

景区门票涨价,对散客市场是一次冲击。景区主要是考虑自驾游市场和散客市场的日益扩大,逐渐占到景区市场总额的60%以上,有些景区会更多(如凤凰古城),如何在散客市场上面更大利润化,无疑是景区门票涨价。团队市场一般影响不是太大。

无论景区门票如何涨价,媚游中原旅游网价格是最低的。河南百家景区一网打尽。

日前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优惠令”,各地景区纷纷打出“降价牌”。国家发改委4月25日在其上公布,“五一”期间,实行定价和指导价的1200余家景区提供优惠票价,整体降价幅度近20%。但记者调查发现,看似“含金”的优惠,在一些景区却变成了种种“含水”的“文字游戏”。

析因

集体涨价病根在于

地方景区地方定价

景区是公共的景区,公众有权利享受景区低价位惠民服务,这是公共景区的公益责任;可景区价格由当地物价部门直接审批,当然高价审批景区门票。尽管年年高层喝令“限价”、“不许涨价”,但地方多是“我的景区我涨价”,直接导致高层节日景区“限价令”搁浅。

只要景区价格地方做主,门票价格听证制度也会成摆设。只有让风景区价格核定审批权上提,在制度化举行听证,风景区价格才能在节日低价位惠民服务。当前,风景区门票定价权都下放地方,地市就有了最高定价的机会,各大景区就会在节日用最高价售票。实际上,各地所谓“景区涨价”,并不是法外涨价,而是法内涨价;也就是说,平时地方就已经把景区门票价格“最高定价”,只因为平时游客量少而用折价售票;节日用“不折价售票”。游客投诉无门,告状无赢,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