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警方恢复“重庆姐弟坠亡案”两被告聊天记录,这起悲剧究竟源于什么?
2.重庆一男孩大桥上跳车后跳江,他为何会有如此过激的举动?
3.如何看待重庆城管与商贩起冲突被砍伤这件事
转贴:屈笑阳 :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上午我的帖被删了,我只是说下如实的情况,小便有必要删吗?我就是长寿区本地人,新闻我只看过一次,真的没勇气再看第二遍了,心里太难受了。这件事情发生后,对我们当地产生了及其恶劣的影响,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个小女孩住的鹏运左岸小区,前两周天天有人围堵讨说法。小女孩家人在当地属于中上阶层,外公是一家大型国营厂长(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因为这个关系,其父亲也在该企业工作,目前处级领导。发生后,小女孩家人通过关系施压,提出拿50万元私了,后被拒绝。现小女孩已办理休学,被父母送往新疆(中石化川维厂在新疆有项目,并派驻了工作职工)。现小女孩父母已准备出手鹏运左岸的房产。我都是说的事实,昨天还在传言男孩因为伤势较重,在重庆儿童医院离世,我老婆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哭了,现在得知原原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真的好高兴。我不知道我发贴的内容为什么小便会删掉,说话死一户口本
那个女孩的的爷爷是前川维化纤分厂厂长李大强,家里有钱,这个消息起码网站屏蔽3天以上,先说女孩有神经病,然后他家人把女孩藏起来了,希望严肃并正确处理这次。
刘家荣(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厂长)
刘家荣, 男,60岁,汉族,党员,本科学历,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 厂长。市经委、市国资委推荐。该同志带领企业扭亏为盈,成功建成投产天然气乙炔工程,合资企业醋酸二期、三期扩能、渝怀铁路专用线等项目,企业连续7年被评为重庆工业企业50强,2005年企业位列50强企业第二名,2006年产值达23.49亿元,利税总额6.89亿。曾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等称号。
这是小女孩的外公资料
警方恢复“重庆姐弟坠亡案”两被告聊天记录,这起悲剧究竟源于什么?
一、
距离10月28日上午10时8分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坠江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天。
但一回想起坠江画面,仍让观者心有余悸:22路公交车在经过万州长江二桥桥面时突然向左侧猛打方向盘,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面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从垂直距离70米的桥面上直直落入长江江水。
整个过程持续不到五秒钟,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等醒悟过来,只看见江面上浮起一滩油污。85小时之后,救援人员终于打捞起13具罹难者遗体,并证实有2名人员失踪。
事故一发生,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众多网友热议。
首先,矛头指向大巴车对面撞击的红色小轿车。两个关键词:小轿车“逆行”、“女司机”。有网友po出女司机穿着高跟鞋在桥面痛哭的照片。一时间,骂声无数,女司机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如果言语能,那些言论足以让这位无辜的女性死上几百遍。
警方迅速做出反应,公布当时真实情况。
于是,这个论调偃旗息鼓,另一种声音又盯上司机,有说他熬夜唱歌,有说他,抑郁,也有说他报复性自杀……
所幸,11月2号警方公布了这次的真正起因。
大众这才明白,这场骇人听闻的特大公交恶件,起因很简单。原来只是一个女性乘客(刘某)错过了自己要去的站点,要求司机(冉某)停车,让自己下车。
因为当时不在公交站点,冉某拒绝了。刘某走到司机驾驶座右侧,与之发生激烈的言辞冲突,期间更是两次用手机击打司机头部。司机也两次脱离右手,格挡还击对方。
10时8分51秒左右,司机脱离右手瞬间,向左猛打方向盘,车速51公里,驶过中心隔离线。在满车的一片惨叫声中,慌乱的司机没有将车刹住,径直撞向对方车辆,冲入江水中。
到此,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人错过一站,两个人情绪失控,凭什么要全车其他13个人用生命为他们的错误买单?
要知道,遇难者中最小的是两个1岁和3岁的孩子,由母亲带着外出游玩,最大的82岁,作为婆婆过江去为媳妇过生日。还有一位打捞队员的父亲也在逝者之列,而他距家只有300米!
随着时间流逝,人们情绪逐渐平息。很快,这则新闻就要被其他更夺人眼球的新闻所掩盖。
那么这则新闻,除了给人们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还能留下什么呢?
二、
我常常想问,如果当时你我坐在这辆车上,我们会怎么做?
a.嫌吵,提前下车。
b.将两人拉扯开。
c.冷漠旁观,事不关己。
据网上调查数据显示,70%以上网民都认为刘某负有主要责任,15%认为司机有责任,只有11%感叹车上其他人太冷漠。
这就不难理解,有人会选择a。事实上,当天确实有两名乘客嫌刘某和冉某争吵激烈,提前下车。
剩下恐怕大部分人都会选择c。事实上,当天的其他乘客也确实这么做的(排除年老体弱)。
伏尔泰有句名言: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是有责任的。
套用一下:灾难来临时,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应该出手阻拦这场灾难发生。
其结果就是一车人眼睁睁地看着大车偏离方向,冲向死亡之门。
若干年前,发生过这样一个真事:有一辆公交车在火车铁轨上抛锚,一时间动不了。司机担心火车来了酿成事故,于是招呼大家一起下车推车。只有两位乘客响应,其他乘客认为不关我的事,外面又冷,于是不为所应。
可是,当司机和另两位乘客在外面吭哧吭哧地推车时,却惊恐地发现,不远处一列火车已经呼啸而来。
他们三人拼命呼叫车内乘客逃离,与却拼不过死神的脚步,车内乘客还来不及反应过来,火车瞬间就把公交车撞得粉碎。除了车外三人,无一幸免。
这件事不禁让人联想到一部根据真实改编的**:《车四十四》。
情节很简单:一位大巴女司机载着满满一车乘客在野外行驶,遇到两个装受伤的劫匪在路旁呼救。好心女司机让他俩上车,谁知这两人一上车就把全车人的财物洗劫一空。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将女司机拉下车施暴。满车人,除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站起来阻止,并在与歹徒搏斗时被刺一刀。其余人都做漠然看客,旁观之。
结果,受尽侮辱的女司机上车以后,愤然让刚才拼命救她的小伙子下车,他十分不解:明明刚才是我要救你啊!很快,他就明白女司机为什么要赶自己下车的原因了。原来,女孩痛恨满车人冷漠地袖手旁观,把大巴开进山沟里,一车人全部死亡。
三、
我们总认为,那些在公交车上不阻止别人犯罪行为的人,是冷漠的看客。却不知,我们自己才是群体最大最冷漠的看客。
中国人历来有看客心理。
一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多次在各类文艺作品中写到中国的“看客文化”。
《药》中写刑场上的人们,“那三三两两的人,……潮一般向前进。”“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子,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在《坟 .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也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进入21世纪,我们的物质足够丰富,科技也非常发达。然而,绝大多数人内心仍然是一个世纪以前的“看客”心理:不要凑热闹,看看就好了;面临罪恶时,我保持沉默,不参与,不引火上身,保全自己;事情过了,发发牢骚,写几个文字骂骂人都可以;骂过以后,这件事与我无关。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旁观者冷漠,亦称“旁观者效应”。在群体或社会中,由于责任分散,每个人都觉得此事他人会去做,结果变成都该管的事,最终反而没人管的现象。
殊不知,每个人都是在同一辆人生列车上,面临灾难时,谁也逃不掉。
直接的例子如这次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中的其他乘客,间接的例子,如有人自己生产伪劣食品从来不吃,只卖给外人,都是这个心理,其实你买进的其他物品同样是另外一个自己生产的有毒有害物品。
骂别人容易,轮到自己,保持沉默就好,其实沉默的大多数同样是犯罪。
面对灾祸,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少一些看客心理,多一些行动派,这个世界才能更美好。
四、
所幸,这个社会还是有一些人清醒过来,不再做冷漠的旁观者。
2016年5月27日下午,武汉一辆公交车行驶在当地长江二桥中部时,车厢内出现过类似重庆万州公交车的情景。一名中年女乘客突然上前疯狂抢夺女司机手中的方向盘,然而,由于一位热心乘客小吴猛冲上前,勇敢一抱,制止了“抢盘女”,为女司机赢得了宝贵的停车时间,保住了一车人性命!
小吴这一抱,当时并未引发多少轰动。
但当今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发生之后,一位武汉企业家却陷入了深思,试想如果不是小吴两年前那沉着冷静的出手相助,恐怕公交坠江要提前两年。因此,这位企业家特意表彰小吴10万元!
虽然迟到了两年,但说明每个人都在反思,都在觉醒。
有一首诗,虽然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但还要一再重温: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
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
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
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
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这是一位德国新教牧师墓碑上的墓志铭,至今读来仍振聋发聩。
愿所有人闻者足戒,因为我们都在同一辆车上,没人能够幸免。
重庆一男孩大桥上跳车后跳江,他为何会有如此过激的举动?
这场悲剧源于女方对于男方的情感操控,曾经有个心理学家对于情感操控这件事情写了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煤气灯效应。煤气灯效应就是说她通过对对方进行不断的否定,然后去扭曲掉对方的一个价值判断,让对方认可他的价值判断,然后去做一些明知是错误的事情。此次中,她用各种方式,用女生的示弱,用女生的自我牺牲的方式去激发男方产生的一种保护欲,激发男生去做一些有悖的事情。但是究其根本,这两个人心态都不怎么健全,可以说,都有一定的人格上的缺陷,否则,这种事情压根就不会出现。
从他们的通话记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将这两个孩子当做自己的想敌了,他们觉得这两个孩子是他们通往幸福道路上最大的阻碍,他们一定要让这两个孩子消失。作为女方来说,她就是通过威胁的方式,让男方乖乖听她的话,而缺乏基本责任感的男方,为了追逐自己梦中的幸福,就就范了。女方后面经新闻报道说,家庭非常的富有,但是家庭富有跟家庭健全或者说家庭幸福,我觉得是两回事,女方应该一直家教应该都挺严的,可能父母实施的是打击式的教育,然后她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她需要通过外界的反馈,她才会感到自我的真实存在,而这一点,也导致她一直在操控别人,然后让对方不断地去付出这样子,她才可以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据当事人说,两个人中的女方,当时是用割腕这种方式去逼迫男方就范,在心理学上,这种人格就是内心极度的自卑,他们甚至觉得自己不应该存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或许觉得全世界存在的意义或者价值,就是因为他们这种极其矛盾的心理,导致他们的心理有一定的扭曲。扭曲过后,他们希望通过操控别人来达到一种自我的满足感,而故事中的女方通从通话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其实是情感操控中比较明显的一种,就是通过恐吓或者威胁的方式进行这样的情感操控。
而且他们十分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也许在外表看起来非常的正常,甚至可以说,他们在外表看起来非常的积极,但是这种外表积极的表象也只是为了去掩盖自身的恐惧感。他们希望控制一切,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控制欲非常强的人,或者说内心极度自卑,希望去打压别人来获得自己的愉悦感的人,一定要远离。
如何看待重庆城管与商贩起冲突被砍伤这件事
这个男孩之所以有这种过激举动完全是因为内心太过脆弱,一时想不通某些事才选择跳江。新闻让网友非常痛心,因为主人公才14岁,这个年纪应该在读初中,可他却选择用如此极端方式结束生命。人们除了谴责其冲动不理智以外,更多还是在反思究竟遭遇了何种痛苦才导致其绝望到通过跳江报复父母。
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整起案件,它发生在重庆嘉华大桥。某辆匆匆行驶的白色轿车后门突然打开,一个男孩儿跳车重重摔在路上,不少司机看到这一幕感到大惊失色。而白色轿车车主显然也没有预料到这一突发状况,等到所有人准备停车救援时,孩子早已冲到一旁栏杆,随后没有任何犹豫跳了下去。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十秒钟时间,大家似乎还没有从有人跳桥的现实中反应过来,对方就已经失去了踪影。等到报警时一切似乎为时已晚,警察带着救援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尽了最大努力开展搜救行动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男孩踪影,这不禁让人开始担忧其生命安全。
类似新闻大家看过不少,男孩儿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获救,大概率就没有生还希望。这也是不少人开始同情这位父亲的原因,毕竟孩子才14岁,他的人生还没完全开始就戛然而止,这对付出无数心血和情感的父母而言如同晴天霹雳。但根据父亲描述,儿子本身就有心理问题,也许其内心早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失望,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做今天这件事。谁都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谁也无从揣测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这一切必然有个诱因,也许是家庭教育,也许是人际关系,也许是学习压力,它们都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而此次爆发其实就是他向这个世界所作的终极控诉。
目前尚不知道当天父亲是否对他说刺激性话语,如果有,那他可能会抱憾终身,如果没说过,他会感到无比痛心,毕竟孩子忍受了这么久,肯定是因为实在受不了内心的痛苦煎熬,所以才选择在最后一刻结束一切。无论属于哪种情况,对这位父亲而言终究都是个无比残酷的现实。
摊贩,并不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或者欠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如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印度孟买等等。人们对摊贩的态度可谓是又爱又恨。爱是爱在他们能够给我们生活所需提供便利,在路边、楼下就可以轻松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恨是恨在他们经常违规占道经营,阻碍交通正常通行,更有甚者所以丢弃垃圾,将街道搞得?脏、乱、差?。
而城管的职责是规范化管理商贩、摊贩。城管与商贩,一个是管理方,一个是被管理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地发展,人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城管对摊贩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近几年甚至近十几年,城管与摊贩冲突的新闻不断地见诸报端,说明了城管与摊贩的矛盾还普遍存在着。
每次城管与摊贩发生冲突的新闻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博足眼球。而这次重庆的城管与商贩起冲突被砍伤,我觉得这件事需要理性地看待。作为城管,维护城市的治安是职责所在,当有商贩违规、违法经营时,都应该站出来对其进行劝导或者予以处罚。但是在执法过程中,应该注意自己的处理方式,不应该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有一些城管在执法过程中辱骂、殴打商贩,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而作为商贩,在经营过程中也应该遵守相关的规定,听从执法人员的劝导,并对自己的违规违法行为及时改正,将城市的环境建设视为己任。切不可胡搅蛮缠、对执法人员恶语相向,甚至动手打人。原本只是违规,不要到后面变成另外违法犯罪,那就更不可取了。
不管是城管的执法行为,还是商贩的经营行为,都需要法律法规和制度去规范,这既让城管执法人员有法可依,也保护了商贩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样社会才会稳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