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头也疯狂|参观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后记
2.从西宁去成都旅游一周大概需要多少钱?
3.中国紫檀博物馆的馆舍概况
4.谁能帮推荐几个成都有意思的博物馆?最好不是历史类的。
5.洛阳博物馆有哪些珍品?
是真的。。
1、能够在抖音中国紫檀博物馆里面卖的都是经过专门鉴定的,博物馆也要名声的。。
2、中国紫檀博物馆是国家4A景区,是由香港陈丽华出资2亿建成的紫檀博物馆,里边收藏了展品近千件,包括紫檀家具展厅、黄花梨家具展厅,乌木家具展厅、金丝楠木家具展厅等,还有十几件明清时期的家具珍品,整个博物馆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建筑风格,还有家具品格,都是非常高档的,其卖的物品都是真的。
石头也疯狂|参观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后记
正在消失的民间手工工艺
很多朋友都看过,黄宏,魏宗万,赵亮等主演的**《鬼子来了》.里面有一段很有趣的情节,就是鬼子的少佐把魏宗万弹棉花的工具当作了乐器,让魏宗万等人进行演奏,魏宗万等人就唱起了弹棉花的歌:“弹棉花来弹棉花半斤棉弹成8两8........”
这个**里边的故事情节非常有趣,但是在无意或是在有意中,使关中见到了一个正在消失的民间手工工艺--弹棉花.
弹棉花这门手工的工艺技术,从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就应该出现了,大约在商末周初时弹棉花的技术就应该应该基本成熟,并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弹棉花的工具比较简单,一个木锤一个棉花弓.弹棉花时将弓用一跟绳子吊在空中弓弦的位置正好在被弹的棉花上,弹棉花的人一手握住弓背一手拿木锤敲打弓弦,弓弦在敲击之下,发出“嘭嘭、、嘭嘭...”有节奏的声音。棉花弓的弓弦在过去一般都是用牛皮绳子或者牛筋做成的,弹力很好。在弹棉花人的敲打下,弓弦将被弹的旧棉花打的非常蓬松就如同新棉花一样.
后来弹棉花的工具逐渐进步,但是牛皮绳子却很少了。一般的弓背也都使用了有韧性的木头做成,弓弦也由牛筋或者有弹力的绳子变成了钢丝绳,但是钢丝绳的效果始终达不到牛筋的效果.被弹的棉花大部分都是人们用过几年的旧的棉花或者是刚摘下不久晒干的原棉.棉花的里面比较脏,土也比较多,所以弹棉花是个很脏的活,半天下来弹棉花人带的口罩嘴和鼻孔的地方都是黑黑的,头发上眉毛上都挂满被打散的细细的棉花白白的像个圣诞老人一样。一般大人们都不让孩子们在近处围观,孩子们只是远远的看着。
现在做这个手工的人越来越少了,弹棉花的工具也大部分换成了电动的工具。虽然山区里有些地方还有手工弹棉花的,但是人们要弹的棉花却越来越少了。这门手艺可能不会因为不需要而消失,而会因为人们没有需要弹的棉花而慢慢消失。
箍桶:
箍桶是江南一带的手工工艺,尤其是在江浙一带为多。
箍桶的艺人一般是专业性的,他们一年四季大都从事这个行当,所箍的不光是木桶,还有澡盆、马桶等生活器具。但是最多的还是木桶。箍桶这个行当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时期。那时后的江浙一带属于吴、越的国土,很多贵族在家里都开始使用木桶,这个行当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兴盛起来,以至于一直延续到现代。进入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楼房逐渐取代了平方,担水吃也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事情,箍桶这个古老的行当的路也就越走越窄,很多箍桶世家的手艺也就失传了。但是在一些农村还有箍桶艺人的存在,他们还在从事着这个市场越来越小的行当。
箍桶是门精细的手工,要做好一只桶,需要很多道工序,箍桶匠要精通竹匠、木匠、油漆工的活。箍桶之前首先要选好木材,然后将材料烘干,烘干后的木板要造型,造型是个比较复杂的环节。要将桶的大小计算好,根据大小计算出要用多少的木板,再把木板用刨子将木板刨成长长的梯形,桶地做成后用线锯锯成原形。然后开始箍竖板,箍好的桶最后是油漆,一件箍好的桶虽然是生活用具,但是也是一件工艺高超的艺术品,好桶可以使用很多年。箍桶的工具很有讲究,一般都是箍桶师傅把自己的需要告诉铁匠师傅,由铁匠师傅定做,像一般木匠用的刨子等工具在箍桶匠手里就会不顺手。但是现在连铁匠师傅也很少了,会做箍桶工具的铁匠师傅就更少了。
箍桶这个手艺现在还没有消失,但是它却正在消失,真实不知道它还能够保留多久?
漆器:
前一段时间,曾在中央电视台二套鉴宝栏目看到一套保存完好的八件套汉朝时期的漆器,真的使人大开眼界。历经2000年的历史,漆器仍然光彩如新,确实不可思议,最后专家给出的市场价格我并没有细听,我只是在注意这件堪称国宝的工艺品。
中国的漆器工艺的成熟期应该是在夏朝时期或者还要早一些,只是由于漆器做为木制品在保存上面的难度,使得更早的漆器已经基本消失贻尽了,但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遗址的考古中发现了漆制实物。这就足以说明中国漆器工艺的源远流长。但是做为中国最传统的手工工艺品,我们现在还能看到汉朝时期的作品,无疑是一种享受。漆器在中国的古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物品;『由于漆有耐酸、耐碱、耐热、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们利用。我国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韩非子? 十过》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在中国古代种植漆树相当普遍,战国大哲学家庄子就曾担任过管理漆园的官职。早期漆器一般在简单木、竹胎上髹涂,既可防腐,也可用于装饰。随着漆工艺的发展,逐步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彩绘、描金、戗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图案的作法,还有的在漆器上镶嵌金、银、铜、螺钿、玉牙及宝石,以组成华丽的花纹,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唐代的金银平脱,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百宝嵌,清代的脱胎漆器等,都是各代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青少年宫网摘录,有删改)现在发现的古代漆器一般常见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北方由于气候原因比较难于保存,但是在已经发现的北方漆器中最远的年代也可追溯到三国时期。
『漆器的漆是天然漆,又称为大漆,大漆系由漆树中来,关于漆树的记载在《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 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中部地区,越南、朝鲜、日本、缅甸等国均有漆树,但产量、质量都不如中国。中国的漆树生长于甘肃南部至山东一线的南方地区,这些地区湿润温度和环境,非常适于漆树的成长。漆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北京房山区天坑国家森林公园里,就有一株高约30米的漆树,树叶呈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初夏开黄绿色的花朵,秋季结果成扁球形,外观平滑呈**,生长到八年的漆树就可以割取漆液了,四十年树龄的漆树仍可割漆液。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液,叫生漆,亦称大漆和国漆,也称作金漆。而熟漆是指经过日照、搅拌,掺入桐油氧化后的生漆。每年割漆的时间,从四月到八月为宜,三伏天所割的漆质最佳,因为盛夏时水分挥发快,阳光充沛,产出的漆质量最好!每天日出之前是割漆的最好时机,漆农用蚌壳割开漆树皮,露出木质切成斜形刀口,将蚌壳或竹片插在刀口下方,令漆液流入木桶中后,以油纸密封保存。此时的漆液呈灰乳色,与空气接触后变成栗壳色,干后呈褐色。“白赛雪、红似血、黑如铁”就是说天然漆从液体状态到氧化干固后,色泽由浅到深,最后形成坚固的漆膜的过程。说到大漆的颜色,在古代有这样的说法:“凡漆不言色者皆黑”。今天人们形容暗夜能见度差,也常用漆黑一片来形容夜色黑到了极至。 前面说过大漆的原色栗壳色,为什么此时又说漆是黑色的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诗中的朱门仍是王府宅邸、官府大门,朱漆大门在那时不是随便可以漆的,除了皇室显贵,绝大多数人家选择了黑漆大门,既避僭越之嫌,又不涉足权贵。 原来栗壳色的大漆成为黑漆,这得从大漆的成份说起:漆树上割出的漆液成份有:漆酚、树胶质、氮、水分及微量的挥发酸等,其中近80%的成份是漆酚。而且漆酚的含量越多,大漆的质量就越好。大漆含氮物质中的酵素,能促进漆酚的氧化,大漆略带酸味的独特味道,就是这样发出来的。至于让大漆变黑,古人有两种方法:其一,以墨烟加入大漆中,虽然色黑但有渣滓;其二,用铁锈水调入漆中,漆酚与氧化铁显呈色反应,拌匀后,刷在物件上,黝黑如墨。以此法所得黑漆又称乌漆、玄漆。用于传统家具上,揩光称之为黑玉,退光的叫乌木。用黑透明漆髹饰家具后,不打磨的为揩光,而退光则要反复细磨,在传统家具的桌、几、案、榻上以退光工艺为多。具体做法是:将大漆刷上干透后,以老羊皮蘸芝麻油,再沾上砖灰或磁灰反复推擦打磨,而且,手不可留长指甲,砖灰、磁灰中不能有砂粒,以免在家具上划出痕迹。如此打磨出的家具,淳朴古厚,须眉可见,如同镜面;若在黑漆之上描金则庄重而华丽。用大漆油饰家具时与其他人工油漆在干燥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首先,涂完大漆的家具要进荫房,荫房内模拟江南地区梅雨季节的温度、湿度。只有在温和湿润的环境,大漆才容易干。冬季干燥荫房内要生火泼水,夏天炎热在荫房里要挂草帘、洒水,用这些办法保证大漆干燥所需的空气湿度。虽然,大漆属于天然漆,无毒,可是有些人接触到大漆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就会说是被大漆“咬了”,其实,就是大漆过敏症。 在过去“漆”字又写作“柒”,柒是指柒天,一般来说,大漆过敏的症状期是七天,七天后,大都自然痊愈,无需特别治疗,所以漆的读音是柒,拆开漆字,可见漆字从木、从人、从水,形象地表明漆树、人、漆液的关联。在使用大漆髹饰家具时,勿使其与油、醋、盐混合,它们会影响大漆的凝固力。有意思的是,大漆一旦干固后,异常牢固,有很强的耐酸、耐热、防腐蚀的能力,而且大漆家具越用越亮,常用常新。』(摘自:我们的扬州)
漆器工艺现在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得到保护,但是现在的漆器工艺已经和传统的手工漆器工艺有了很大的不同,车间化的生产使得传统的手工工艺丢失,传统的漆器手工艺人日渐减少,如何发掘和利用、保护传统的漆器工艺仍然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剪窗花:
窗花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春节装饰品。在过去人们家中的窗户大都是窗户纸糊上的,为了表示春节的喜庆气氛,很多人家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窗花是剪纸的一种,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网上摘录,有删改)
但是剪窗花和普通的剪纸又有所不同,剪窗花不光是剪,还要有刻,光用剪刀剪是剪不出图案复杂的窗花的。让我们看一下窗花的全部制作工艺:
1、选纸:窗花用的纸要求很严格,一般是非常薄的有韧性的纯木浆纸。新闻纸、宣纸等皆不可。
2、裁纸:在剪窗花之前,一般要将纸裁成32开的大小,然后对齐,纸要稍稍喷水变得发潮,但是不可见到水,或者使纸变湿。这样纸很容易叠在一起,不会散乱。纸一般都是要一起叠20――30层。
3、将窗花的底样放在纸的上面并且固定,然后开始动剪刀剪出窗花的外部轮廓,窗花的外部轮廓剪好以后再用剪刀将窗花外边沿的细致部分小心翼翼的剪好。
4、窗花的外部剪好后,就要开始用刻刀刻窗花的内部细致部分,例如虎、鸡等动物的形态、皮毛、表情等部分。刻的时候要求20――30层的纸一次刻透,不能补刀,否则上下的图形就会变形。所以这个工艺不是谁都能够完成的,必须经过多次的实践。
5、窗花剪好后要上色,上色很讲究,要根据人物、动物的形态、表情和树木,庄稼等进行上色。上好色的窗花要晾干,但是不能曝晒。干后的窗花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揭层,就是要把粘在一起的窗花用刻刀刃小心的揭开,但是并不是完全揭开成单张,只是揭到一半,在卖窗花的时候就很好揭开了。
卖窗花很特别,是将窗花的样子用大头针别在一块黑布上,在黑布底的衬托下,窗花的颜色显得格外漂亮。所以孩子们在大人办年货的时候最爱跟着大人看窗花。
木刻版年画:
木刻版年画始于明代,清代光绪以前是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
北方以天津西郊的千年古镇杨柳青最为著名,所以又称为 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是木版印绘结合的制品,历经近四百年的历史,它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和向往,给人以欢乐和享受。其作品历史遗产极其丰富,璀璨辉煌,蔚成大观,其艺术成就独树一帜,卓尔不群,实为民族文化之瑰宝。 杨柳青年画从画面上看,赏心悦目的绚丽色彩,祥和欢乐的环境气氛,声容笑貌的人物形态,动听幽默的题词,惹人逗趣的故事情节,以及适合人民欣赏习惯的章法结构等,都形成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形式中独有的特色。它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的统一,手法上的装饰性、象征性,构成了一种百观不厌的艺术魅惑力。许多具有高度思想性的艺术作品,至今能引发着人们的情怀。这一切对我们今日民族艺术发展和历史现实的考证上,都具有珍贵的参考研究价值。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杨柳青年画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构成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杨柳青年画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连年有余》、《荷亭消夏》等一些传统佳作,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为中外艺术家、收藏家视为珍品。周汝昌先生曾为杨柳青年画写诗,作过形象生动的描述“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杨柳青年画作为民族民间艺术,已走向世界,曾在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泰国、新加坡等国展出。
南方以苏州桃花坞最为有名,桃花坞木刻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门画、中堂和屏条是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几种主要形式。年画内容分布神像、戏文、吉祥喜庆、民间故事、风俗世事等类型。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朝初期,盛行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由于接近民间生活,富于装饰性,又价廉物美,因此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清代乾、嘉时期的年画,画面远近分明,层次清晰,丰富,生动细致地描绘乾嘉盛世"城市风情世相。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加剧,桃花坞木刻年画逐渐衰落。这一时期的作品,在保持木版套印特色的同时,画幅以实用为主,印刷材料从简,成本低,价格便宜,利于普及。从而形成构图丰满、色彩鲜艳、印刷粗犷、装饰性强的艺术风格。现在苏州成立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和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所。
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四川锦竹的木刻年画,并称为我国五大民间木刻年画。
(以上为摘录有关网上的文件,有删改)
木刻版年画虽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是它现在只能做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于博物馆中了,已经失去了当初为民间所用的本来意义。况且现在民间木刻版年画艺人已经很难再找到了。
从西宁去成都旅游一周大概需要多少钱?
清晨在微微晨光中醒来,仍然沉浸在昨天参观石博物馆的震撼中。为一不小心踏入石头的世界而沉醉,迈入科学的殿堂而目眩神迷。
01
在矿石区,舅佬专门为我们科普了尖晶石与红宝石的区别,因为有些人会用尖晶石来冒红宝石,尖晶石的晶体形状是三角形的,而红宝石的形状是桶状并且是六边形的,其实明眼人一看即知。
石博物馆的第三展馆是销售玉石、珠宝石的大殿,各色美玉、珠宝供人购买。里面最出彩的是墙上陈列的乌木。乌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
由于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经由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经过长达上千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馆内四面墙上都陈列着大大小小的乌木展品,最大的两个乌木其中小的一个,树根张牙舞爪成圆形环绕着一个圆圈。
舅佬指着它说,乌木非常坚硬,刀砍不动,火烧不了,展馆内最好的就是它俩,此木中间树干腐烂了,留下树根,比较完整。以前在吴总的老博物馆里,我们去参观,那里比这里小多了,要爬到二楼才能见到它的全貌。
02
舅奶说,最壮观精华的宝贝都在第四馆,当时因为扩建,把山挖空依着山势建造,挖出的石材卖给别人,吴总思想超前,把好宝贝及时收藏了,很多珍品现在再也找不到了。
博物馆的老板吴总过去做小工程的,现在做这么大,以前他因为腰椎的问题,人都站不起来,直接弯到地上。
一天他灰心丧气之下决定自杀,在家里准备跳楼,把门关好了,走去窗子边上,这时有人敲门,只好返回开门。
好不容易把人应付走了,爬上窗子,又有人来敲门,如此三次,便不想死了。我就和他说你是命不该死的,后来他找到一个中医,用针灸把他的腰治好了。
所以生活中的困难会很多,但是天无绝人之路,要相信困难都会过去的,不要怕。人在世上要努力,要奋斗,总会好的。
03
扶着舅奶爬上第四馆的阶梯,迎面四开的大门,走过玄关,绕过屏壁,进入大殿,不由一阵惊呼,哇噻!如此壮观,难以形容。左右两边目测高达近百米,宽十多米的两面海百石化石立于大殿中间,纯洁美丽的海百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早寒武纪世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具多条腕足,身体呈花状,表面有石灰质的壳,由于长得像植物,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它们附着生长在海面浮木上吊挂着生长,已灭绝了。现代的海百合动物很罕见,已进化成自主漂游的单花个体海百合。
海百合在死亡以后,由于海水的飘摇浮动,使它的茎和萼呈现散乱地状态,失去了百合花似的美丽姿态。但如果他们恰好生活在特别平静的海底,死亡以后,他们的姿态就会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化石。
由于这种环境比较苛刻,所以这样的化石十分珍贵,不仅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证据,也逐渐成为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甚至被当作工艺品摆放。
04
第四展馆的楼上是宝石宫,要乘坐内部电梯到楼上,分别为中华珍宝宫、中华发光石宫、中华碧玺宫、中华祖母绿宫,各类珍宝数不胜数,自不待言。
最神奇的是中华发光石宫,走到门口工作人员拉好窗帘围幕,进入黑漆漆的殿内后,突然灯一亮,面前呈现出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在红光灯下,火红的彩砂顺山而下,仿佛火山暴发喷流直下的火焰。
山峦之间闪亮的各色宝石在其间熠熠生辉,山脚下遍地闪亮的宝石,仿佛进到了芝麻开门的宝石山,为你打开了一个欲望的黑洞。
三座成金字塔形状的宝石山,陈列满的宝石相映成趣,仿佛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如梦如幻,此情此景只恨言语的贫乏,更不能言说。
碧玺宫内数十座具有异域风情的竹木塔,塔内圆形地垫环绕着打座的彩垫,塔墙中空,内分几层台板,上面铺满碧玺,这是用碧玺来为修练的人增加功力的呀!这让我这个瑜伽爱好者忍不住心痒痒,恨不能坐进去体验一下了,可是时间已经是下午五时了,该返程了。
05
石博物馆其实是属于未来也来公园的一部分,位于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石林风景名胜旅游核心区。
未来也来公园占地面积73.6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由石林喀斯特地质科研博物馆和珍宝宫组成,是一个集收藏展览、文化传播、学术交流、科普研学、探秘体验、休闲度、康体养生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旅游区,也是目前国内罕见的地球科学科普展览与文化体验主题公园。
公园其它休闲、游玩项目并不是我们此行的内容。我们一行从早上十点半进馆除去吃午饭时间参观游览石博物馆历时五个多小时,深感不虚此行,学到很多知识,并深感震撼。
对石文化、对生物进化、地质演变等感兴趣的达人,特别是家有孩子、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士裂墙推荐!在这里还有笔者拙笔未能尽述的神奇等待你来探索和发现!
中国紫檀博物馆的馆舍概况
成都旅游一周大概需要2000多左右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国文化圣地。它位于成都市区,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庙宇,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始建於公元223年,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组成,祠内古柏森森,环境幽雅,殿宇宏伟。系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位于成都市区,是富有诗情画意和竹林风光的名园。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移居成都,历时3年9个月,在此作诗240余首,其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等。建筑结构布局紧凑,相互呼应,别具一格。草堂博物馆内珍藏各种历史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是研究“诗圣”杜甫的珍贵资料。杜甫草堂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永陵博物馆:
是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公元847——918年)的陵墓。位于成都市区,1942年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谥宝、哀册、玉带、玉杯、银钵、铁猪及铁牛等。是研究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这里绿树成荫、花卉飘香,环境幽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
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大道,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灿烂辉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艺精美的金玉印饰品和翡翠饰品以及大量的陪葬陶器、象牙、龟壳和鹿角。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塑形态独特,举世无双。该遗址文化与近临的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一脉相承,前后衔接,是中国考古史上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成就。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船棺遗址:
位于成都市中心商业街的古船棺遗址,发掘于2000年7月,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每具船棺均以特大圆木造成船形,其墓葬规模堪称全国之最。同时出土的文物有制作精美的陪葬陶器。该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殊院:
为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园塔”,宋时名“信相寺”,明时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后改称“文殊院”。寺内藏有自唐宋以来古今名人书画500余件,珍藏各类经书12万余册,还有自汉代以来的碑刻、雕、刺绣等实物珍品。
青羊宫:
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位于成都市区,始建于唐,现存殿宇建于清代。主要建筑有灵祖殿、混元殿、八卦亭、无极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荆台等。宫内文物丰富,环境幽美独特,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谁能帮推荐几个成都有意思的博物馆?最好不是历史类的。
中国紫檀博物馆就其建筑本身来说,足以称得上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这座占地25000平方米的博物馆整体设计恢宏壮观且处处精巧,古色古香又不乏现代气息。仅正门就使用了400多立方米木材,并且全部是纯木结构,支撑大门的四根柱子高8米,粗0.6米,无论是规模还是材质,在北京的仿古建筑中都属罕见。其五层主体建筑使用磨砖对缝工艺,毫米不差。1000多平方米的馆前广场,用过去只有使用的海漫斗板地面——大青砖铺设后再浸润桐油。而请来指导整个工程的几位老专家,在建国之初即在故宫博物院里从事木作、瓦作和画作方面的工作,在业界被称作“活着的国宝”。
中国紫檀博物馆展厅面积9569平方米。分别设有展品陈列厅、宣教厅、多功能会议厅、贵宾接待室、临时展厅、游客服务中心、纪念品商店、开放式厅、卫生室、游客留言处等。陈列展厅根据其展陈内容又细分为正厅陈列、书房陈列、卧室陈列、婚房陈列、佛堂陈列等不同的厅堂格局;根据藏品材质的不同专设了紫檀家具展厅、黄花梨家具展厅、乌木家具展厅、金丝楠家具展厅;馆内展出的藏品总计近千件,其中包括十几件明清时代的家具珍品;另外在这里还陈列了一系列可作为古代建筑摹本的微缩古建模型:故宫的角楼,紫禁城御花园中的千秋亭与万春亭,山西五台山龙泉寺牌坊,山西万荣县的飞云楼,古色古香的北京四合院,这些都是用紫檀按照原结构手工制作而成的;为了让游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家具的制作精髓,还特别陈设了传统家具原木、造型、结构展示以及雕刻工艺的展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紫檀雕《清明上河图》大插屏群雕,以紫檀为锦,以雕代笔、以刀作画,再现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绢本画原貌,可谓是历代古画临摹史上一次伟大的创举,被世界称之为“东方艺术瑰宝”。
2004年1月,中国紫檀博物馆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点,率先开启了私人博物馆进入旅游业的先河,也成为北京市对外开放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开馆以来,中国紫檀博物馆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及各国政要,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泰国公主诗琳通殿下、斐济时任总理恩加拉塞及夫人、乌兹别克斯坦时任副总理鲁斯塔姆·阿齐莫夫、博兹瓦纳前总统马西雷等国家政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还接待了包括国际残奥会克雷文先生,以及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市鲍里斯·约翰逊先生在内的重要贵宾,都对博物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与赞赏。
为更好地传播紫檀文化,陈丽华馆长曾多次携紫檀珍品赴海外巡展,1998年和2000年随中国文化部参加在韩国汉城举办的“中国文化大展”和“中国皇室文物展”,2005年随中国贸促会参加在日本爱知举办的世博会,承担了中国馆贵宾厅“紫檀斋”的布展工作,并荣获“最佳展示奖”,同年在美国华盛顿和亚特兰大分别举办了“紫檀的奥秘”中国传统家具展,在当地好评如潮。2009年与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共同在台北101大楼举办的“紫檀的奥秘-中国紫檀博物馆 馆藏珍品特展”,是自建馆以来首次最大规模的赴外展览,增加了台湾民众对紫檀文化的了解,同时也搭建了两岸交流的文化桥梁。中国紫檀博物馆在进行世界巡展的同时,又以另一种形式向世界介绍中国,介绍中国的檀雕艺术。2005年至2007年的两年间,中国紫檀博物馆向中国故宫博物院、日本国立博物馆、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美国史密森博物学院、法国香波堡在内的世界五大博物馆捐赠了大型紫檀古建模型以作永久收藏。此举在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紫檀文化的同时,也开启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国紫檀文化之旅”。正如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先生所言,紫檀文化之旅超越了它本身的价值,架起了一座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
“继承、发展、创新”是中国紫檀博物馆多年来秉承的宗旨,保护历史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方位高水平地展示紫檀艺术魅力,传承檀雕技艺,再现中国传统紫檀文化的辉煌,依旧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洛阳博物馆有哪些珍品?
成都海洋馆是由新加坡最大的私人财团之一的虎豹集团投资1亿人民币兴建的具有一流国际水准的海洋馆。虎豹集团具有开发、经营及管理大型海洋馆的丰富经验,旗下拥有新加坡海底世界及泰国的芭堤雅海底世界,亦曾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水族馆的重要股东之一。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费(身高超过1.2米的小学生——60元/人)
教师、现役军人、残疾人士——80元/人
60岁以上老年人或持颁发的《老年优待证》的游客——80元/人
70岁以上老人免费
公共交通可乘坐45,42,6,61,75,65路公交车在游乐园或石油路口站下均可
自驾路线:由于成都海洋馆只有在游乐园滨河路有出入口,游乐园滨河路又是由西向东的单行道,所以自驾车游客只能由南向北沿红星路过1号桥立即右拐进入游乐园滨河路前行300米达到海洋馆。
成都川菜博物馆位于郫县古城镇,占地约四十亩,投资近亿元、藏品数千件,是世界唯一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主题博物馆。博物馆内分典藏馆、互动演示馆、品茗休闲馆、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区等。 博物馆面积12000平方米,展出了从战国至现代的3000多件川菜饮食器皿,这些藏品在使用功能上可分为煮食器、盛食器、酒器、用餐器、茶具,从材质上可分为青铜、牙骨、陶、瓷、铁器、木、竹等。另外,藏品中还包括了与川菜有关的文字介绍和书籍、图稿等。
成都车站:乘305路公交车(或乘成都到的县际班车)- 郫县北门-转乘363公交车直达在古城镇
成都茶店子车站:转乘成都至都江堰的班车-郫县北门-转乘363公交车直达古城镇
成都九里堤:乘365路公交车直达古城镇
地址:四川省郫县古城镇荣华北巷8号
泰迪熊博物馆
为了把爱与梦想的文化深入到中国,韩国泰迪熊博物馆在中国开办了泰迪熊博物馆,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泰迪熊博物馆。从此,中国人民不用再去国外便能感受到泰迪之爱了。中国泰迪熊博物馆面积约1万㎡,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二局和韩国JS&F公司联袂打造,馆内共有三层,集场馆展示、休闲、产品销售三种体验式情景于一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馆内共陈列并展示了一千余只泰迪熊,各以不同形象出现在游客面前,一定能让喜爱泰迪熊的你大呼过瘾。
自驾
沿二环路向西行驶,经由光华村路口进入光华大道,行驶到光华大道三段(8号公馆路口处)左转,进入骑士大道(清泉南街)行驶7公里,即抵达泰迪熊博物馆。
地铁
乘坐地铁2号线至蜀汉路东站出口;乘坐37路至万家湾公交站,在万家湾公交站换乘761路直达金马国际体育城。
公交
乘坐37路、58路、175路、1路、334路至万家湾公交站,在万家湾公交站换乘761路直达金马国际体育城。
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
位于东郊建设南路,占地74亩,面积8700平方米,是西南首座集工业文明历史展示和文化产业为一体的利用旧厂房改造的主题公园式新型博物馆。
位于东郊建设南路,占地74亩,面积8700平方米,是西南首座集工业文明历史展示和文化产业为一体的利用旧厂房改造的主题公园式新型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成都古代、近代的手工业、工业文明史,重点展示上世纪50—80年代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东郊工业辉煌。博物馆分为室内展区、室外展区和创意产业园区。室外展区设置航吊吊装等雕塑和工业机器阵容,反映当年东郊工业的生产场面;室内展区由《前言》、《东郊工业巡礼》、东郊企业展示等场景展示和活动展演区构成,收藏了反映东郊企业及工人生活、生产的及实物。此外,原置于一环路水碾河的著名雕塑《建设者》已搬迁至博物馆展区供人们参观。
东郊是成都工业的发源地,东郊工业企业的发展,奠定了成都现代工业的基础,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正是对东郊工业昔日辉煌的延续。据介绍,位于东郊建设南路的该博物馆占地120亩,是我市首座利用旧厂房改造而成的主题式公园博物馆,它以场景、文字、实物等手段重点展示了上世纪50―80年代成都东郊工业企业走过的历程。市民们所熟悉的《建设者》雕塑、蒸汽机火车头、机床车间等,都能在这里见到。
四川客家博物馆
四川客家博物馆位于龙泉驿洛带镇老街湖广会馆,2003年3月,经成都市文化局批准,正式成立了“四川客家博物馆”,并首次举办了《成都东山客家文化专题展》;2005年10月在世客会期间,举办了《中国西部客家民俗文物展》,馆内现有文物591件。
该馆通过一件件实物、、雕塑、音像、文字等,重新展现了清初客家先民大规模入川艰苦创业的历程。据悉,这是中国惟一一个完整反映客家人在川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的博物馆。博物馆内,能看到今年已80岁高龄的谢琼芳老婆婆坐在已有上百年历史的织布机前,手握梭子,手法熟练地忙碌着织布。而四川客家博物馆里的一件件制作精细的手工工艺品及实物,则将客家人的勤劳与智慧充分展现出来了。一辆辆风格不同的鸡公车是当年客家先人运货载人的主要交通工具,那台巧夺天工的织布机是当年客家人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缩影,一件件极具闽、粤风味的饰物,将岁月拉回到客家先人艰难迁徙的年代。
成都陕西会馆
编辑
最具盛名的陕西会馆位于陕西街(现在的蓉城饭店内)。它始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是寓川的陕西人祭祀先贤、议事营商、拜亲宴友、科学借宿的地方。嘉庆二年(17年)经过扩建和修葺。现存建筑乃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陕籍四川布政司预首倡,成都“庆益”“益泰”等33家陕人商号集资重建。整个建筑凝重端庄,古朴而有气势,在造型和装饰方面较好地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体现出清代较高的建筑水平。其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式,覆以黛色简瓦;底楼擎柱皆为石质,木制门窗雕镂精细,斗枋纹饰彩绘飘逸。会馆门匾“陕西会馆”四个字,为于右任所书。
清代成都在经济恢复后,各地来往的商贾、旅客络绎不绝,城市工商业繁华。旅居成都或省内其他州县的外省人日渐增多,会馆便成为这些同乡人往来、聚集的理想地方。根《成都通览》记载,清代先后在成都市区设立的会馆,可考的就有16家之多。如陕西街的陕西会馆,原在卧龙桥街、现迁至龙泉洛带镇的川北会馆。此外,城内还有公所(具备会馆性质、各行业帮会处理事务的场所)19处。
陕西人在成都建“陕西会馆”,还有段颇令人惊叹的神奇故事。据传在三百多年前,那时一些成都人还不具有现在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胸怀,不愿意卖地皮给“老陕”(川人以前称陕西人为老陕)修会馆。后来陕西人不知经历了多少波折,好不容易才高价买下了一个烂泥塘及其周边堆垃圾的荒地,作为会馆的修建用地。要修会馆,首先得用土石将烂泥塘填平,可当时有人竟不许他们在当地取土。万般无奈之下,他们竟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惊人决定:由同乡会发起倡议,凡从陕西到成都来的,每人都必须至少携一麻袋本乡的泥土,到陕西同乡会地基倒入烂泥塘。就这样,两年后,从陕西运来一袋袋黄土高坡的泥土,才把近一亩的烂泥塘填平,之后筹资建起了一座气势雄伟的陕西会馆。对于“不远千里运泥土来成都填烂泥塘”一说,曾有人表示这是不可理喻的神话,甚至连连摇头不以为然。其实这事大可不必较真,有一点是肯定的,陕西人那种“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精神,确实不得不让人赞叹和敬佩!
到了嘉庆二年(17年),陕西会馆扩修了正殿,且在大殿后筑有以祭祀陕籍名医孙思邈的“药王庙”,可后来毁于战火。到了光绪十一年(1885年),陕籍川省布政使程预首倡,在成都的“庆益”、“益泰”等33家商号出资,又在原址重建了一座比康熙年间的陕西会馆更为气派的“陕西会馆”。
清末保路运动风涌之时,曾在此会馆内建保路同志会的分支机构。新中国成立后,会馆曾一度改作招待所。成都市委、市许多会议都曾在此召开。现在的陕西会馆仍在原址,位于蓉城饭店内,仅存大殿,已修葺一新。大殿坐北向南,建筑面积805平方米,通高18余米,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覆黛色筒瓦,两层翘檐。正脊两端各有1.5米高的龙形兽物。底楼擎柱为石柱,四角石柱到顶。大殿木质窗棂,雕镂精细,斗方云饰,彩绘飘逸。整个大殿体现了北方建筑的浑厚风格。1981年4月4日,成都市人民公布陕西会馆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洛阳博物馆是中国首批一级博物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馆内展品众多,那么洛阳博物馆有哪些珍品呢?今天,边肖将向您介绍洛阳博物馆的五件珍品。
1、石辟邪
1992年12月,在孟津县老城乡油坊街村发现,高1.9米,长2.9米,重8吨。这个驱魔是光武帝原陵神道一侧的石雕。它是由一块完整的绿色石头雕刻而成的。它看起来像一只虎豹,一只有着大嘴和锋利牙齿的狮子。它有两个翅膀,头很刺眼,尾巴拖地,角直立,形状很奇怪。好像要起飞了。
汉代无名工匠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简洁明快的艺术手法,着力刻画头部和矫健的身体辟邪,使其形成曲线变化剧烈的S形,呈现跳跃的动态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据专家介绍,这座石雕神像用了圆雕、平雕、线雕等多种技法。它的雕刻技术是完美的。堪称同类石雕的经典代表,真正体现了“只有汉人雕刻石雕才有深沉气魄”的境界。
驱魔是基于中国传说中有翼兽的发展,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关于驱魔的文献。但直到东汉时期,驱魔才正式进入神道,成为镇墓兽的“主角”。
2、白玉杯
1956年在洛阳出土,由和田玉雕成。白玉杯高11.7厘米,直径5.2厘米,杯底直径4厘米。它的背部是直的圆柱形,底部又短又圆,大小和我们现在用的小酒杯差不多。整个玉杯光滑流畅,线条流畅,无纹饰,但雕刻精美,口沿、桶身、底角均圆润清晰。
汉末大混战后,社会经济衰退,统治集团无力花费巨资管理丧葬。此外,我害怕陵墓被盗。自古以来,国家兴衰交替。亡国后,墓葬经常被盗挖。墓穴里放的财宝越多,越容易被盗,所以最好埋得薄一点。没有任何花纹和雕刻的白玉杯是曹魏时期实行薄葬的有力见证。
3、金丝楠木塔
清代金丝楠木塔是13年从紫禁城转移到洛阳的2000多件文物之一。这座宝塔最初保存在北京紫禁城慈宁宫的大佛殿。我国流行一句话“一盒珠宝不如乌木”。在明朝,楠木是宫殿和重要建筑的支柱,在清朝,楠木已经成为皇室的专属材料。
这座三层金色楠木塔呈深褐色,高约6米,重约4吨。它的八面有三个重檐,周围有304个壁龛,每个壁龛都供奉一个镀金的菩萨。整个佛塔的雕刻工艺多种多样,全部用榫卯工艺,没有一颗钉子。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瑰宝。
4、三彩黑釉马
这只“四蹄踏雪”的“龙驹”于1981年在洛阳安普夫妇墓中出土。
唐人爱马、敬马,也以各种艺术形式对马进行描绘和表现。在流行的唐三彩中,有许多奇妙的马形物体。琉璃黑马体态丰满,雄健,骨骼强健,造型有力。全身涂黑釉,面、鬃毛、背、尾、蹄为白色。琉璃黑马形神兼备,雍容华贵,艺术感染力强。唐三彩是一种低温彩釉陶器。唐三彩中的“三”不是真的。其实它的釉色非常丰富,但黑三彩极为罕见。
5、乳钉纹铜爵
“中华第一衔”于15年在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乳钉纹青铜骑士古拙,虽然外表并不出奇,但却是夏朝杰出的青铜骑士。堪称国宝。指甲纹是青铜器上最早、最简单的图案。
爵的基本形状是前有溪(倒酒的槽),后有尖尾,中有杯,一侧有柄,下有三条腿。代儒钉纹青铜爵高22.5厘米,流尾长31.3厘米,壁厚0.1厘米,流窄长,尾尖长,针状双柱短,腰细腹细,扁带状,足呈三棱锥形。腰前饰一排奶钉,共5个,夹在两个凸弦之间。奶钉纹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这胸针铜爵,前有长流,后有尖尾,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淑女,伫立在风中,浑身散发着飘逸灵动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