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区别
2.哈尔滨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
博物馆内收藏着大量的人文遗产、自然遗产,怎样将这些丰富的服务于社会,传播给公众,陈列展览是其对外宣传的最主要的手段和方式。面对多层次的消费群体,什么样的展览能够吸引观众,怎样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这是摆在博物馆人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陈列主题贴近观众
不少观众提出“博物馆都差不多,看一个就够了”“一个展览不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的看法,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观众需要那些与社会生活贴近的有特色的展览。以往博物馆举办的很多展览,给人的感觉是给专家看的,一般人看不懂。要摆脱这种“曲高和寡”的局面,前提是要了解社会,研究大众观赏行为及观赏心理,把握好大众的观赏需求,这对展览的定位很重要,是展览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博物馆在设计展览前,应先定位观众和展览主题。北京首都博物馆在2010年9月28日到2011年1月9日举办的《首届世界华人典藏大展》,就是经过社会调查,结合中国民间收藏热,老百姓对古玩艺术品关注的现状,精选出收藏家的100件套藏品,通过对宋代官窑、哥窑、清代瓷器、书画等精品的展览,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境。展览期间每天来参观的观众达1000多人,有的收藏爱好者甚至前后来了十次之多,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了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展览设计者还特别开辟出一块文物观赏区域,将有争议的藏品拿出来与观众接触,使观众在欣赏精美文物的同时,亲身参与到文物的鉴定中。这次展览是博物馆在整合社会,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成功例子。
陈列内容满足观众
陈列设计所做的工作就是要通过不同手段表现展览的主题和展品的内涵,以满足不同层面的观众需求。故宫博物院于2011年9月21日推出“兰亭大展”,以“兰亭文化”为主题,旨在普及兰亭文化,对专家学者的研究也有所裨益,不仅助推了文化宣传,也为书法爱好者及研究者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次展览分两个展厅,午门展出的“兰亭特展”是关于兰亭文化的综合性展览,贴近普通观众需求;延禧宫的“兰亭珍拓展”兰亭碑帖的专场展览,更为专业,方便专家学者赏析临摹。“兰亭特展”展出摹本、刻本、绘画和器物等与兰亭相关的110件文物。为了让更多观众接受与理解兰亭文化,设计人员分“王羲之的兰亭”、“唐太宗的兰亭”、“乾隆的兰亭”、“谁的兰亭”四个部分,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从兰亭产生的时代背景讲起,到唐太宗时期确立它的地位,再到乾隆时期达到鼎盛的状态。在一个个故事、画面和展陈器物中讲述帝王、士人、普通百姓对兰亭的喜爱,也通过他们对于《兰亭序》字里行间的理解与感悟追述千百年来强盛不衰的艺术生命。为配合展览,组织者还举办“兰亭文化”知识讲座、中华传统诗词大奖赛、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据故宫博物院统计,10月1日至7日,“兰亭特展”共接待观众43,299人次。平常日,每天也有1000多人次参观。这次展览在表现主题、内容和形式设计、宣传推介上,都是一个博物馆专题展览的成功典范。
陈列形式吸引观众
陈列形式是陈列设计者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径,设计者要充分显示展品的魅力,以强烈的氛围吸引观众。2011年9月4日――11月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展”,引起时尚界、艺术界、珠宝爱好者的极大关注。展览以黑色为主基调,从黑色地毯开始,将观众带入一个黑色的神秘世界。黑色的展墙,黑色的展柜,黑色的展具,黑色的展板,黑色的展厅,让人有一种安静、高贵的感觉。在灯光运用上,注重对珠宝展品的用光,从射灯的层次,光线的强弱,照射的角度,摆放的位置及展品的受光、反光、投影都做了精心的布置。展框背景为暗花图案,柔和的背景用光增强了展品的立体感。除展柜、投影等电视,整个展厅设有环境照明,观众一路走来,脑海里留下的只有雍容华贵的珠宝。这次展览通过宝格丽珠宝经典符号的演绎,利用环境的布置、气氛的渲染、结构、颜色、材料、高科技手段,真正地将展览形式设计与展品、内容和主题融为一体,让观者感受、了解意大利艺术设计的风格特点以及发展脉络,同时也展示了意大利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这次展览将当前流行的、时尚的展览设计带给人们,让观众看到了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高品位展览设计。
此外,陈列展览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展览说明文字的撰写。陈列展览文字说明是陈列展览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它才能将展览的目的、内容、作用等传达给观众。很多博物馆都注重精美文物和先进的展示手段,却忽略了说明牌的撰写。不做好这项工作,等于博物馆自己把观众推出门外。
博物馆作为传播平台,通过陈列展览让人们了解相关的文物知识,提高欣赏文物的水平,感受文物所蕴涵的文化的无穷魅力。博物馆只有了解观众,满足观众,开展丰富多彩的展览,不断更新展览内容与形式,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才能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湖南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区别
1、坚持公益属性。
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清晰地诠释博物馆的教育目标、理念与思想,着眼于中华文明和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反映人类最美好的目标理想和价值追求。行业类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要面向广大公众,从较为单一的行业发展历史、企业文化、个人收藏展示,提炼升华为表现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相关领域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
2、突出科学品质。
深入挖掘文物、标本的丰富内涵,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增加文化含量,创造导向正确、主题突出、有丰富语境、观点和故事的陈列展览,避免缺乏价值观的所谓“精品文物展”。
陈列展览应充分体现博物馆通过实物反映真实历史的特征,坚持以文物、标本原件为主;使用必要的复制品、仿制品和展品的,应符合学术要求,并予明示。纪念类、行业类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要进一步明确收藏政策,不断充实藏品体系。
3、强化教育功能。
紧密结合素质教育,与教育部门特别是中、小学校完善联系机制,丰富面向或配合学校教育的陈列展览,以博物馆之长补学校教育之不足,真正使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常设陈列应特别清晰地标识适合未成年人认知、欣赏的重点文物、标本,充实符合青少年认知习惯的文字说明。
见证历史的陈列展览在弘扬爱国主义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体现文物、标本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教育作用,强调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扩展资料省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加大对行业类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业务指导力度,依据《博物馆管理办法》,做好新建立行业类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的评估论证,确保展陈内容符合时代要求和先进的价值导向,尽可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
积极推动打破管理体制上的壁垒,充分发挥省级(含)以上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实施对口帮扶行业类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完善常设陈列,培养人才队伍,提升专业化水平。
百度百科-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
哈尔滨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
展示时间不同、展示内容不同、展示形式不同。
1、展示时间不同:基本陈列是常设展览,长期展示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艺术品等,而临时展览则是针对某一主题或特定时间段策划的展览活动,持续几个月至半年。
2、展示内容不同:基本陈列是博物馆的主要展览形式,涵盖了博物馆的所有收藏品,以地域、历史、学科等为主题,全面、系统地展示博物馆的馆藏。而临时展览则着眼于某一特定主题或时段,比如某位历史人物、某个历史、某个地区的文化遗产等。
3、展示形式不同:基本陈列的展示形式相对固定,用更为传统的展陈方式,如柜台、展板、模型、多媒体等,以便更好地呈现文物和艺术品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而临时展览则有更多的创新性,包括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体验。
主要基本陈列有:
《哈尔滨艺苑展》此展主要运用文字,微缩景观来展示哈尔滨百年的历史成就,和哈尔滨历史上发生的重大。
《哈尔滨清代服饰展》展览分绣件,服饰等几个专题,展品100件,展览通过织绣的工艺、样式、技法阐述中国服饰文化的成就,反映服饰文化发展和特点。
《哈尔滨瓷器展》展览以瓷器的种类及其代表作品,以瓷器的不同工艺和特征,作以介绍。展品50件。
《哈尔滨青铜器展》展览以哈尔滨地区出土铜器的种类及其代表作,以辽、金铜器的不同工艺和特征,介绍哈尔滨地区的冶炼历史、冶炼工艺。展品100件。
历年曾举办的藏品展览有《哈尔滨百年回眸展》、《解放展》、《哈尔滨解放60周年展》、《展》、《津哈都市摄影艺术精品展》《第二届全国连环画收藏展》《友谊与和平—中国老兵书画作品哈尔滨巡展》等。
2007年7月与哈尔滨银行合作创办公益性钱币博物馆,市博物馆提供钱币藏品十万余件,其中精品一千余件,哈尔滨银行出资一百万用于装修和补充部分藏品,并负责日常安管工作。陈列布展实行开放性布展。在展馆建设中,首次借助社会力量,实现共同办馆的创新实践典范;展示了十万余件中国古钱币、哈尔滨近现代流通钱币和新中国钱币,集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凝结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变革,承载了历史的沧桑,印证了时代的变迁,为哈尔滨市民提供了又一个文化休闲场所;并于每月5日、25日在馆内开展免费鉴定活动。
2007年哈尔滨市钱币博物馆获哈尔滨市最佳创意奖。
哈尔滨市博物馆现收藏有14,000件各类古代艺术品,上起原始社会、下迄近现代,藏品门类广泛,涵括书法、绘画、碑帖、陶瓷、钱币、玺印、清代家具、服饰织绣、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牙雕等工艺美术品。
本馆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历史文化教育基地以来,发挥本馆的特点,举办艺术赏析、比赛等多种活动。每年参加活动的未成年人有数千人。和中小学校建立了共建教育网,与南岗区社区建立了德育教育基地。